时间: 2025-05-15 00:08:16 | 作者: 欧亿平台app下载安装
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竞争越发激烈,欧盟于2025年3月28日正式公布了一项重要的资本预算,决定在2025至2027年间投入13亿欧元,用于增强人工智能(AI)、云计算、网络安全及数字技能领域的战略性技术。这一举措被看作是欧盟在保持技术自主权和应对国际压力中的一次积极回应,其目的是巩固其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计划建设专门的“AI超级工厂”,该工厂将致力于训练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并通过公私资本的结合,明显提升欧洲的算力资源。
云计算与数据治理:推动完善欧洲的数据共享框架,以促进跨国数据流通,同时通过《欧盟云和AI发展法案》来优化技术应用环境,这是确保数据安全和透明的重要一步。
网络安全与数字技能:加强网络安全防御体系的建设,此外,还计划加大职业培训的投入,旨在弥补AI领域日渐增长的人才缺口。
需要格外的注意的是,这项计划是欧盟更大规模“TechEU资本预算”的组成部分。早在此前,欧盟就提出了高达2000亿欧元的“InvestAI”倡议,目标是在2030之前建立一个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ECO,涵盖从芯片制造到开源模型开发及行业应用的所有的领域。因此,这一次的13亿欧元投资可以视为这一长期战略的开端和引导资金。
为了配合此次资本预算,欧盟也对有关政策进行了调整。就在3月25日,欧盟委员会宣布撤回了此前拟定的《AI责任指令》,并预计在四月推出更为宽松的《AI行为规范准则》,将企业的合规负担限制在“现有规则框架之内”。分析人士指出,这样的转变被解读为减少初创企业成长的障碍,吸引更加多的私人资本进入AI领域。毕竟,欧盟之前的《人工智能法案》曾因过于严格而引起争议,被认为可能压制创新的活力。
这次的政策松绑和资金注入的“组合拳”,表明了欧盟在技术主权与市场活力之间寻求新的平衡。这一努力虽然雄心勃勃,但也面临显著的现实挑战。依据数据显示,2023年欧盟企业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率仅为13%,而其风险投资的规模还仅为美国的1/7,半导体供应链脆弱性和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尤为突出。
在全球科技竞争的背景下,欧盟的这项AI战略显现出浓厚的“防御性”特征。面对来自美国“星际之门”5000亿美元基建项目与中国在开源模型领域的迅速崛起,欧盟期望通过“差异化竞争”来寻找突围之路。例如,针对“小企业”的“AI工厂倡议”将强调开放协作,计划通过公共机构提供算力资源支持这些初创企业,同时在医疗、能源、农业等领域创建本土应用场景。
欧盟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表示:“我们不仅要追赶,更要定义技术的未来——以欧洲的价值观和规则。”他的这一观点凸显了欧盟希望将技术标准与其地理政治学影响力相联结的深层意图。
尽管大多数成员国对此计划表示支持,但仍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出现。批评者指出,13亿欧元的投资规模相较于中美的投入“杯水车薪”,并担心欧盟复杂的官僚体系导致资金分配的低效。此外,放松监管或将引发伦理与安全风险,如何在推进创新与确保相关规范之间找到平衡,也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议题。
然而,支持者认为此次投资是欧盟实现“技术觉醒”的重要一步。如何利用这笔资金在短期内产生实际效益,自2025年首笔资金落地后,全球产业界都将对此拭目以待。面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如果欧盟可以有明显效果地地将资源与政策进行整合,也许将能在AI发展的比赛中赶超,甚至引领全球潮流。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